🌞 濕熱夏天全身黏TT?營養師教你用吃的對抗梅雨季!
最近是不是覺得整天頭昏昏腦鈍鈍?台灣五月開始進入梅雨季+高溫的雙重攻擊模式,中醫師彭溫雅就提醒:「這種濕熱交加的天氣最容易耗損『心陽』,很多人會出現睡不飽、火氣大、甚至胸悶心悸的狀況!」
🔥 夏天養生重點先筆記
- 少碰麻辣鍋+酒精:這些刺激性食物會讓身體更燥熱
- 吃苦退火要適量:苦瓜、芥菜等苦味食材每天吃拳頭大份量就夠
- 補水要看時機:流汗後要喝室溫鹽水比冰水更解渴
- 冷氣房要護陽氣:辦公室放薄外套,避免室內外溫差超過7℃
🥒 四大神級消暑食材超詳細解析
❶ 牛蒡|腸道清道夫
👉 挑選技巧:選直徑2-3公分、表皮帶泥土的最新鮮,細鬚根越多營養越高
🌟 營養亮點:
- 菊糖:促進益生菌生長,改善腸躁症
- 木質素:吸附腸道毒素,排便順暢度+50%
- 鉀離子:每100g含308mg,消水腫神器
💡 創意吃法:牛蒡切絲拌入白飯炊煮,纖維量直接升級!
❷ 蘆筍|抗疲勞冠軍
⚠️ 處理秘訣:根部削皮後泡冰水10分鐘,清脆度立刻提升 💊 營養成分表: |
營養素 | 每100g含量 | 功效 |
---|---|---|---|
天門冬胺酸 | 190mg | 分解乳酸堆積 | |
維生素E | 2.1mg | 抗氧化防曬黑 | |
葉酸 | 120μg | 幫助紅血球生成 |
🍳 懶人料理:蘆筍用氣炸鍋180度烤8分鐘,撒起司粉就是低卡點心
❸ 冬瓜|消腫界天王
🔬 冷知識:冬瓜皮利水效果比果肉更好!煮湯時記得連皮帶籽
💦 排水對比實驗:
- 喝冬瓜茶500ml → 2小時排尿量增加300ml
- 喝白開水500ml → 排尿量增加150ml
⚠️ 注意事項:糖尿病患要限量,每天勿超過200g果肉
❹ 鰹魚|補血聖品
🐟 挑魚訣竅:看魚眼清澈、摸肉身有彈性才是現流仔
🔥 營養PK賽:
- DHA含量:是虱目魚的3倍
- 鐵質:每100g含1.5mg,適合貧血族
- 牛磺酸:降血脂效果比吃保健品快2倍
🍱 保存技巧:買回家立刻分裝冷凍,鎖住鮮味不跑掉
👩🍳 主婦最愛簡易食譜|蘆筍溫泉蛋蓋飯(2人份)
🛒 準備材料
- 新鮮綠蘆筍 6根(約手掌長)
- 雞蛋 2顆(建議用洗選蛋)
- 七味粉 少許
- 薄鹽醬油 1小匙
- 味醂 1/2小匙
🔪 詳細步驟
- 蘆筍處理:根部削皮後切段,用滾水+1搓鹽巴燙90秒撈起冰鎮
- 溫泉蛋製作:
- 600ml水煮到鍋底冒小泡泡(約70℃)
- 關火打入雞蛋,蓋鍋蓋悶12分鐘
- 醬汁調配:醬油+味醂+1大匙煮蘆筍水調勻
- 擺盤技巧:白飯鋪底→蘆筍放射狀擺放→中央放蛋→淋醬撒七味粉
💡 營養師小叮嚀
- 冬瓜連籽煮湯效果最好,但腸胃敏感者要去籽
- 牛蒡接觸空氣易氧化,切完立刻泡醋水保色
- 鰹魚生食風險高,建議做成半熟炙燒更安全
- 蘆筍嘌呤含量較高,痛風患者每週限吃2次
🌿 加碼推薦|梅雨季必喝茶飲
- 薄荷桑葉茶:新鮮桑葉5片+薄荷葉3片,熱水沖泡3分鐘
- 紫蘇梅茶:醃漬紫蘇梅2顆搗碎+300ml溫水
- 玉米鬚水:玉米鬚洗淨後煮10分鐘,利尿效果超強
看完這些實用技巧,趕快把這些當季好食材加入購物清單吧!如果覺得實用,記得把文章存到我的最愛,分享給常喊「快被濕氣悶死」的朋友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