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溫引爆皮膚危機!醫界警告「冒泡式發炎」正蔓延
最近走在路上真的會熱到懷疑人生!根據各大醫院門診統計,今年夏天蜂窩性組織炎患者比去年暴增3成,連年輕人都中標。最誇張的是,有人傷口發炎到「起水泡」的程度,膿包還會噗滋噗滋冒出來,光用想的就頭皮發麻…
為什麼天熱會引發嚴重發炎?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姜冠宇醫師拿出病患照片解釋:「很多人以為冬天才容易生病,其實極端高溫對身體的傷害更可怕!」最新研究發現,當「通用熱舒適度指數」每上升5度:
- 單核細胞↑4.2%
- 嗜酸性球↑9.5%
- 自然殺手T細胞↑9.9%
- 腫瘤壞死因子↑7.0%
但同時B細胞卻減少6.8%,這表示身體的病毒記憶功能變差。簡單說就是:高溫讓身體亂發炎卻又沒抵抗力,傷口感染後就像滾雪球一發不可收拾!
7招打造抗熱防護罩
❶ 穿衣有訣竅
- 選淺色系棉質或機能排汗布料
- 褲子別穿太緊,大腿內側摩擦最容易引發感染
- 推薦寬版涼感衣,腋下要有透氣孔
❷ 冷氣這樣吹最省電
- 溫度設26-27度搭配循環扇
- 每2小時開窗對流換氣10分鐘
- 在冷氣房要穿薄外套避免溫差太大
❸ 喝水時間表
時間段 | 喝水量 | 小技巧 |
---|---|---|
起床後 | 300cc | 加點鹽巴補充電解質 |
上午 | 每小時100cc | 設手機提醒 |
午餐前 | 200cc | 飯前半小時喝 |
下午 | 每小時100cc | 自製檸檬水 |
睡前 | 150cc | 水溫接近體溫 |
❹ 外出防護SOP
- 上午10點前完成採買
- 隨身帶冰感噴霧毛巾
- 必備「三寶」:陽傘、水瓶、小電扇
- 每30分鐘找陰涼處休息
❺ 傷口處理禁忌
- 流汗後別用濕紙巾擦傷口
- 腳底破皮要穿透氣拖鞋別包OK繃
- 蚊蟲叮咬別亂擦藥膏,先用生理食鹽水沖洗
❻ 高危險群注意
符合以下條件要特別小心:
- 有糖尿病或周邊血管疾病
- 近期做過除毛或蜜蠟脫毛
- 腳趾甲長到嵌進肉裡
- 習慣穿拖鞋到處走
❼ 緊急處理步驟
當發現皮膚出現: → 紅腫範圍1天擴大超過3cm → 按壓有波動感 → 發燒超過38度
要馬上做:
- 把患部抬高過心臟
- 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後覆蓋紗布
- 24小時內就醫,別自行擦藥
醫師最怕的3種狀況
姜冠宇醫師特別提醒,最近急診常看到:
- 阿公穿襪子睡覺悶出腳底潰瘍
- 年輕人刮腿毛刮到整腿腫脹
- 小孩光腳玩水踩到異物感染
尤其要注意!高溫會讓某些抗生素藥效降低,治療時間可能比冬天多2-3倍。家中長輩如果合併心血管疾病,更要每天檢查四肢皮膚狀況。
最後提醒大家,最近到公共場所盡量別打赤腳,隨身帶抗菌噴霧定期清潔手機,從生活小細節打造防護網,才能安心度過這個「發炎之夏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