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泡湯全攻略:醫師教你安心享受的4大秘訣
最近天氣轉涼,LINE群組裡開始瘋傳各種泡湯優惠券,但阿伯我收到隔壁陳太太的私訊:「聽說高血壓不能泡溫泉是真的嗎?」今天就讓有30年臨床經驗的醫師來破解迷思!
▌血壓控制是關鍵
日本研究發現光是在浴室猝死的人數,每年就超過1萬4000人!這可不是嚇唬人,當熱水嘩啦啦沖下來,血管會像被用力擠壓的海綿,「咻──」地急速收縮。正常人可能沒感覺,但對高血壓族群來說,就像在血管裡玩雲霄飛車!
黃金準則:
- 泡湯前30分鐘測量血壓
- 收縮壓<140mmHg、舒張壓<90mmHg
- 吃降壓藥後至少間隔1小時
- 避開早上6-10點血壓高峰時段
▌時間控制有訣竅
看到池邊的溫泉蛋裝置藝術很有趣?但千萬別泡到自己也快變溫泉蛋!建議:
- 分段浸泡:每5分鐘起身休息
- 水位高度:不超過心臟位置
- 最佳時長:累計15分鐘內
- 警訊判讀:手指發皺就要起身
▌4大禁忌行為圖解
❌冷熱交替超危險
三溫暖常見的「熱池→冷池」循環,會讓血管像橡皮筋反覆拉扯。曾有案例泡完冷泉後血壓飆破180,差點引發腦出血!
❌池邊飲食藏危機
邊泡邊喝雞湯看似享受,其實血液都跑到胃部工作。這時候大腦就像沒加油的跑車,隨時可能「拋錨」缺氧。
✔️空氣流通這樣做
- 窗戶開15公分縫隙
- 電風扇朝室外吹(避免直吹身體)
- 浴室門留1/3空隙
- 搭配除濕機更安全
✔️揪團泡湯SOP
- 選擇有緊急呼叫鈴的湯屋
- 告知同行者用藥情況
- 隨身攜帶血壓計
- 手機防水袋裝在隨手可及處
▌特殊族群加強版建議
如果是以下情況,建議改採「足湯」或「半身浴」:
- 近期調整降壓藥劑量
- 合併糖尿病或腎臟病
- 曾有中風或心肌梗塞病史
- 60歲以上銀髮族
▌泡湯後必做3件事
- 慢動作起身:扶著池邊分3階段站起
- 補充電解質:喝250cc含鎂離子的溫開水
- 監測血壓:泡完1小時內每15分鐘量測
最後提醒大家,最近寒流來襲,泡湯前記得先做「暖身操」:從腳尖往上輕拍四肢,促進血液循環。只要掌握這些要點,高血壓患者也能安心享受泡湯的幸福感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