🧐你的掉髮正常嗎?從「這個關鍵部位」一眼看出問題!
最近洗頭排水孔老是堵住?梳子上的頭髮越清越多?先別慌張!三峽敏家診所劉國麟院長傳授的「髮根觀察法」,其實自己在家就能輕鬆判斷,快跟著以下步驟檢查看看!
🔍【超簡單】1分鐘髮根健康檢查
準備工具:白紙1張、放大鏡(手機鏡頭也行)
步驟① 收集掉髮
下次洗頭時在浴室地板鋪白紙,收集自然掉落的20-30根頭髮
步驟② 觀察髮根部
用放大鏡仔細看髮根末端形狀:
- ⚪️ 圓胖小燈泡:毛囊呈現飽滿圓球狀,屬正常代謝掉髮
- ⚡️ 尖細火柴棒:根部萎縮變尖,恐是異常掉髮警訊
- 🩸 附著白點點:連帶頭皮組織脫落,要當心毛囊受損
💡院長小提醒:正常代謝髮根會帶半透明鞘膜,如果髮根完全扁平沒鞘膜,可能是斷髮而非自然脫落
🛌 枕頭檢測法|3天追蹤掉髮量
擔心自己掉太多?試試這個「晨間紀錄法」:
- 睡前鋪淺色枕巾
- 起床立即收集枕上落髮
- 連續記錄3天取平均值
- ✍️計算公式:單日枕上量×3=全日預估值
- ✅正常範圍:50-100根/天(視個人髮量差異)
⚠️注意要點:
- 長髮者容易打結,實際數量可能被低估
- 前一天有染燙髮會增加掉髮量
- 季節交替時掉髮量增加20%屬正常現象
👩🔬進階版|頭髮拉力測試
想更精準檢測?準備梳子和計數器來做「拉力實驗」:
正確操作手法
- 將頭髮分5大區(前額/頭頂/兩側/後腦)
- 每區選「筷子粗細」髮束(約50-100根)
- 用「指腹」夾住髮根處,輕拉6-8次
- 🚫絕對不能用力拉扯!
- 🌡️頭皮微熱時檢測最準(洗完頭後1小時)
結果判讀
掉落根數 | 健康狀態 |
---|---|
<5根 | 毛囊抓力強,髮根穩固 |
5-10根 | 需注意頭皮養護 |
>15根 | 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|
👀肉眼觀察法|4種異常髮況要警惕
平時梳頭時多留意這些變化:
- 髮絲變細軟:直徑不到原本1/3要當心
- 髮尾分岔但髮根短:生長期異常中斷
- 頭皮泛紅出油:伴隨掉髮可能是毛囊炎
- M型髮際線:額角掉髮量突然增加
🛑 異常掉髮的5大關鍵期
這些時期要特別注意髮根狀態:
- 產後3個月(荷爾蒙變化期)
- 壓力大失眠時(皮質醇增加)
- 快速減重期間(營養缺乏)
- 換季時(頭皮溫差適應期)
- 染燙後2週內(化學傷害期)
💆♀️ 日常養護3要訣
院長特別建議:
- 洗頭水溫38℃:過熱會傷害毛囊鞘膜
- 吹髮先按壓:用毛巾「按壓」而非「摩擦」吸水
- 補充鋅+鐵:每周吃2次牡蠣或深綠色蔬菜
如果發現超過1/3的掉髮根部都是尖細狀,而且每天掉髮量持續超過150根達兩週以上,建議掛號皮膚科做專業檢測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