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嬰幼兒發燒怎麼辦?兒科醫師教你居家退燒5大實用技巧

寶寶發燒全攻略|兒科醫師傳授居家照護秘訣

當寶寶額頭發燙時,爸媽們總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!別慌張,讓專業醫師教你判斷發燒狀況的關鍵技巧,還有實際操作過的退燒妙招。


🔥發燒原因深度解析

最常見3大發燒類型

  1. 病毒感染(佔8成以上)
    • 感冒、腸病毒、玫瑰疹等
    • 通常3天內會自動退燒
  2. 細菌感染
    • 中耳炎、尿道炎、肺炎
    • 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
  3. 特殊狀況
    • 疫苗反應(48小時內)
    • 長牙(通常不超過38度)

⚠️ 注意!這些情況要立刻送醫:

  • 未滿3個月發燒
  • 高燒超過40度
  • 伴隨抽搐或意識不清

🌡️物理退燒實作教學

溫水降溫3步驟

  1. 準備32-34度溫水(手摸微涼感)
  2. 從頸部→腋下→腹股溝順序擦拭
  3. 每次10-15分鐘,間隔1小時

💡退熱貼使用訣竅:

  • 貼「太陽穴+後頸部」效果更好
  • 每2小時更換一次
  • 皮膚敏感寶寶可墊薄紗布

🚫 絕對禁止的退燒法:

  • 酒精擦拭(會刺激皮膚)
  • 冰塊直接敷(易凍傷)
  • 棉被悶汗(更易脫水)

💊退燒藥使用完整指南

兩大常見退燒藥比較

項目 乙醯胺酚 異布洛芬
適用年齡 3個月以上 6個月以上
作用時間 30-60分鐘見效 45-90分鐘見效
最佳使用時機 睡前預防性給藥 高燒39度以上
每日上限 5次(間隔4小時) 4次(間隔6小時)

⚠️ 餵藥注意事項:

  • 勿混用不同退燒藥
  • 嘔吐後30分鐘內補餵要減量
  • 栓劑保留至少15分鐘

👶特殊體質照護重點

熱痙攣寶寶照顧法

  • 發作時保持側臥
  • 移除周圍危險物品
  • 紀錄抽搐時間長短
  • 發作後補充電解質

💦 脫水判斷指標:

  • 哭鬧沒眼淚
  • 尿布6小時未濕
  • 嘴唇乾裂起皮
  • 囟門明顯凹陷

📋發燒觀察紀錄表

建議爸媽每2小時記錄這些項目:

時間 體溫 精神狀況 進食量 特殊症狀
09:00 38.2 活動力稍差 奶量80% 輕微咳嗽
11:00 38.5 嗜睡 拒絕進食 呼吸急促

掌握這些關鍵技巧,80%的嬰幼兒發燒都能在家安心護理。記得發燒是身體的防禦機制,重點是觀察寶寶整體狀況,別只盯著體溫數字哦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