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手腳冷吱吱?先搞懂你是哪種「冰棒體質」
最近早晚溫差大,很多台灣人開始出現「冰棒手腳症候群」。中醫師臨床發現,超過7成民眾都用錯調理方式,有人狂喝薑茶喝到流鼻血,有人吃補湯吃到滿臉痘痘。其實手腳冰冷分4大類型,快來看看你是哪一種!
🧊 4種冰棒體質自我檢測表
類型 | 身體特徵 | 常見症狀 |
---|---|---|
寒冰俠 | 全身怕冷 | 拉肚子、腰痠、臉色白 |
火爐冰 | 身體熱四肢冷 | 便祕、口乾、睡不好 |
氣結冰 | 壓力大族 | 胸悶、頭痛、呼吸淺 |
痰濕冰 | 肉肉體型 | 易水腫、喉嚨卡痰 |
❄️ 寒冰俠體質:全身冷吱吱
特徵:從手指尖冷到手臂,腳趾冰到膝蓋,像自帶冷氣機
NG行為:喝冰飲、吃生菜沙拉
必吃暖身粥:
- 材料:有機小米半杯、新疆紅棗5顆(記得剪開)、錫蘭肉桂粉1小匙
- 煮法:小米先泡水20分鐘,紅棗去核,煮滾後轉小火燜30分鐘,最後灑肉桂粉
🔥 火爐冰體質:身體熱四肢冷
特徵:晚上睡覺手腳放被窩外,容易嘴破長痘
地雷食物:麻油雞、羊肉爐、麻辣鍋
辦公室必備:
每天用保溫瓶泡黑豆枸杞水(黑豆10g+枸杞5g+500cc熱水燜10分鐘),喝完可回沖2次
😤 氣結冰體質:壓力型冰冷
特徵:緊張時手腳更冰,伴隨肩頸僵硬
3分鐘解凍操:
- 用力甩手30下(像要甩掉水珠)
- 腳跟離地抖腳1分鐘
- 深吐氣10次(吸氣3秒吐氣6秒)
💦 痰濕冰體質:水腫型冰冷
特徵:早上手指腫、穿襪有勒痕
祛濕神隊友:
山藥茯苓排骨湯(排骨先汆燙+新鮮山藥半根+茯苓10g+老薑3片),記得湯要喝溫的不要燙口
⚠️ 危險警訊要注意!
如果出現以下狀況要快就醫:
▸ 手指腳趾顏色變白變紫
▸ 皮膚出現不明瘀斑
▸ 冰冷伴隨關節疼痛
🧑⚕️ 中醫師小叮嚀:
最近門診發現很多上班族是混合型體質,像是「寒冰+氣結」或「痰濕+火爐」,建議先從調整作息開始,每天至少起身活動3次,晚餐後散步15分鐘,再搭配適合的茶飲慢慢調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