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抗老的好理「油」!台灣營養師教你吃對油脂不發胖的懶人包

【抗老從吃油開始】台灣人必知5大重點全解析

最近在臉書社團看到超多人在問:「吃油真的不會胖嗎?」、「為什麼營養師都推橄欖油?」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話題,保證看完秒懂怎麼挑好油!


🌟脂肪根本是身體超重要建材!

很多妹子被減肥廣告洗腦到「聞油色變」,但其實脂肪根本是身體的黃金三劍客之一(另外兩個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)。說個冷知識:我們的腦細胞有60%都是脂肪做的啊!

脂肪的6大隱藏功能:

  1. 📱 細胞膜材料:就像手機需要保護貼,細胞膜靠脂肪維持彈性
  2. 神經絕緣層:大腦神經傳導必備,跟電線包塑膠皮一樣重要
  3. 🧘 荷爾蒙原料:女性雌激素、男性睪固酮都要用它當材料
  4. 🛡️ 內臟防撞墊:沒脂肪包著,走路時肝臟會晃到瘀青
  5. 💧 皮膚保濕層:皮下脂肪不夠會乾到脫屑,擦乳液也沒用
  6. 🔥 高效能量庫:1公克脂肪能提供9大卡,是澱粉的2倍多

🧪脂肪酸種類比星座還複雜?3分鐘搞懂差異

走進超市油品區根本選擇障礙大爆發!其實只要看懂這張表就夠:

類型 特性 常見來源 保存技巧
飽和脂肪酸 室溫呈固態,適合煎炸 豬油/椰子油/棕櫚油 陰涼處密封
單元不飽和 冰箱會凝固,適合涼拌 苦茶油/酪梨油/花生油 避光冷藏
多元不飽和 永遠液態,快炒專用 葵花油/紫蘇油/魚油 開封後速用
反式脂肪 人工加工最危險 奶精/蛋糕/炸雞 絕對要避開

特別提醒台灣主婦們:棕櫚油雖然是植物性,但飽和度比豬油還高!很多夜市攤販愛用這個油炸東西,要特別注意。


🚨台灣人最常踩的3大地雷油品

  1. 反式脂肪偽裝術:有些標示寫「0反式脂肪」但成分有「氫化植物油」,照樣NG
  2. 發煙點迷思:初榨橄欖油拿來大火快炒,反而產生致癌物
  3. 魚油保存法:開封後沒冰冰箱,氧化後比沒吃還傷身

🥑抗老黃金組合食譜大公開

營養師私房菜單長這樣:

  • 早餐:全麥吐司+半顆酪梨+水煮蛋(淋1茶匙亞麻仁油)
  • 午餐:香煎鯖魚便當(用玄米油烹調)
  • 點心:10顆杏仁+無糖優格
  • 晚餐:溫沙拉(芝麻葉+鮭魚卵+核桃碎,用紫蘇油拌)

💡專家加碼冷知識

  • 吃核桃要連皮吃,抗氧化成分多3倍
  • 橄欖油顏色越綠≠越好,要看酸價標示
  • 魚油膠囊要隨餐吃,吸收率差5倍
  • 開封過的油要放「陰涼處」不是廚房灶台旁

最後送大家口訣:「選小瓶、多換油、低溫煮、配抗氧化」跟著做保證皮膚Q彈到被問是不是去打醫美啦!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