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長夏濕熱最傷脾!中醫推「黃色食材+甘味食補」養出黃金消化力

濕熱夏天脾胃罷工?中醫親授「養脾黃金法則」

💡為什麼台灣人夏天更要顧脾胃?

中醫說「脾主運化」,就像身體的營養轉運站,負責把吃進去的食物變成氣血能量。但台灣夏天又濕又熱,根本是脾胃的頭號天敵!濕氣卡在體內會讓人整天昏沉、口水流不停,甚至連便便都黏馬桶,這些都是脾虛警訊!

🚨脾虛5大症狀自我檢測

  • 早上刷牙舌苔厚又白
  • 小腿下午按下去有凹陷
  • 吃飽後肚子脹像氣球
  • 口水多到要換枕頭套
  • 體重莫名增加瘦不下來

🟡「黃色食物養脾法」超強清單

中醫五色理論中,脾臟最愛黃色!這些食材超市都買得到:

食材種類 推薦清單 關鍵功效
主食類 小米、玉米、南瓜 修復腸胃黏膜
水果類 芒果、鳳梨、香蕉 促進消化酵素
豆類 黃豆、鷹嘴豆 補充優質蛋白
根莖類 地瓜、馬鈴薯 調節腸道菌群

⚠️木瓜要挑熟的吃:青木瓜偏寒傷脾,熟成轉黃後酵素才適合脾胃虛弱的人


🍯甘味食材不是只有甜!中醫認證「3種天然甘味」

甘味≠糖份!這些食材自帶天然甘味:

  1. 穀物甘:糙米、燕麥、藜麥
  2. 蔬果甘:高麗菜、蘋果、龍眼
  3. 藥膳甘:紅棗、枸杞、甘草

🔥甘味黃金比例:每餐至少搭配2種甘味食材,但總量不超過主食1/3,避免脹氣


👨🍳金牌主廚改良版「養脾食譜」

🍲山藥雞柳加強版(4人份)

▍升級秘訣:加入當季食材

  • 醃肉改用鳳梨汁軟化肉質
  • 添加黃櫛瓜增加纖維量
  • 起鍋前撒薑黃粉增色暖胃

▍詳細步驟:

  1. 雞胸處理:逆紋切條後用醬油+米酒+1大匙鳳梨汁醃15分鐘
  2. 山藥防氧化:切條後泡鹽水,加幾滴檸檬汁效果更好
  3. 爆香關鍵:冷油下蒜末+薑末,小火煸到金黃才下食材
  4. 快炒訣竅:先炒雞肉至七分熟再下蔬菜,山藥最後放保持脆度

🥘四神湯現代煮法

▍食材替換技巧

  • 豬肚怕腥→改放雞腿肉
  • 素食者→用猴頭菇代替
  • 小孩版→添加栗子增加甜味

▍電鍋懶人法:

  1. 藥材洗淨後用米酒泡30分鐘
  2. 所有材料放內鍋加水淹過
  3. 外鍋放2杯水燉煮
  4. 跳起後燜15分鐘更入味

🌦️長夏養脾作息表

時間段 養脾行動
7-9點(辰時) 喝溫小米粥暖胃
9-11點(巳時) 按壓足三里穴
飯後30分鐘 散步助消化
睡前2小時 熱敷腹部

💦祛濕小物:隨身帶炒薏仁水當水喝,記得先乾炒過去除寒性!


❗重要注意事項

  • 吃山藥要減主食量:100g山藥=1/4碗飯熱量
  • 四神湯3類人不能喝:便秘、孕婦、急性腹瀉
  • 甘味食材NG組合:香蕉配優格易腹瀉、地瓜配雞蛋易脹氣

⚠️中醫師提醒:如果出現舌頭裂紋變深大便完全不成形,可能已傷到脾陰,要立即調整飲食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