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炎夏洗臉全攻略!食藥署親授5大潔肌秘技

🌞【夏日洗臉必知】原來我們都洗錯了!食藥署揭密5大關鍵訣竅

最近天氣越來越悶熱,臉上總是油光滿面?先別急著拼命洗臉!食品藥物管理署最新調查發現,超過7成台灣人存在「過度清潔」問題,反而越洗越糟。今天就來破解常見迷思,手把手教你正確洗臉方式!

🚫這些洗臉地雷你中了幾個?

❌ 迷思1:洗面乳功能越多越好

「抗痘+美白+保濕三效合一」根本是行銷話術!食藥署化粧品科王組長提醒:「洗面乳在臉上停留不到1分鐘,根本來不及發揮額外功效,反而可能刺激皮膚。」

❌ 迷思2:緊繃感=洗得乾淨

「洗完臉繃到像戴面具」絕對是警訊!這表示皮脂膜已被破壞,長期會讓肌膚鎖水能力下降50%,更容易出油長痘。

❌ 迷思3:狂洗臉能治痘痘

門診常見學生族群每天洗臉5-6次,結果臉頰脫屑還冒更多痘。皮膚科醫師分享案例:「22歲OL用深層清潔洗面乳猛洗,最後整張臉紅腫脫皮,修復期長達3個月。」

💦【食藥署潔肌5力】完整圖解

1️⃣ 選有標:看懂標示是基本功

  • 認明「全成分標示」與「衛福部核准字號」
  • 油肌選「胺基酸系」、乾肌挑「保濕型」
  • 避開含「酒精」「薄荷醇」等刺激性成分

2️⃣ 微涼水:黃金水溫大公開

最適合水溫是28-32℃(比體溫低2-3度),太熱會溶解保護性油脂,太冷又洗不淨髒污。簡易判斷法:手背接觸水時「微涼不冰」就對了!

3️⃣ 輕慢柔:按摩手法圖解

  1. 洗面乳先在手心搓出綿密泡沫
  2. 從T字部位開始,用無名指腹畫小圈
  3. 臉頰由下往上輕輕帶過
  4. 髮際線、鼻翼溝別漏掉(這些地方最容易殘留)

4️⃣ 快快洗:90秒守則

從抹洗面乳到沖淨全程控制在1分半鐘內,沖水時要撥開瀏海徹底沖洗髮際線,建議用「潑水法」代替用力搓揉。

5️⃣ 適次數:洗臉頻率表

膚質 夏天次數 冬天次數
油性肌 2-3次 2次
混合肌 2次 1-2次
乾性肌 1次 1次

🆘 特殊狀況處理SOP

▸ 戴口罩悶出油:用生理食鹽水棉片輕壓 ▸ 運動後清潔:先用「吸油面紙」按掉汗水再洗 ▸ 曬後泛紅:改用「乳狀洗面乳」避免顆粒摩擦

食藥署特別提醒:「如果洗完臉15分鐘後仍感覺刺癢,要立即停用並通報[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]。」別忘了加入「TFDA化粧品安全使用」粉絲團,隨時掌握最新安全資訊!

最後送大家洗臉口訣:「微涼水、輕按摩、速沖淨、慎選品、不過度」,這個夏天就從正確洗臉開始養出水煮蛋肌吧!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