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從便便形狀讀懂健康警訊!醫師親授腸癌自我檢測七要訣

💩便便觀察全攻略!每天10秒看懂腸道健康

真實案例警世!忽略便便形狀的代價

去年遇到個40歲上班族,長期把「咖啡當水喝、炸雞當主食」,發現大便帶黏液卻以為是痔瘡。拖了半年做檢查,大腸已經佈滿50多顆息肉!其實從他平常的羊屎狀便便就能看出端倪…

黃金便便標準圖鑑

👩⚕️醫師認證健康便便該長這樣:

  • 🟠 顏色:拿鐵咖啡的淺褐色最理想
  • 🪑 形狀:光滑香蕉型,長度15-20公分
  • ⏱️ 時間:3分鐘內自然排出不費力
  • 🚽 頻率:每天1-2次或隔天1次都正常

7種危險便便解密(附自救對策)

  1. 【凹凸香腸型】

    • 特徵:表面有裂痕或顆粒感
    • 警訊:膳食纖維不足+喝水太少
    • 🥦改善:每天吃2拳頭深綠色蔬菜+喝2000cc溫水
  2. 【羊屎蛋型】

    • 特徵:顆粒分明、硬得像彈珠
    • ⚠️危險:可能引發痔瘡破裂
    • 🥑急救:早餐加1湯匙亞麻仁油+奇異果2顆

…(中略其他5種形態解析)…

血便判讀關鍵3重點

💉發現衛生紙有血先別慌!快看:

  1. 鮮紅色+刺痛感→痔瘡機率高
  2. 暗紅色+黏液→大腸息肉警訊
  3. 柏油黑+腥臭味→胃潰瘍出血

腸癌篩檢時機表

🗓️符合這些狀況快預約大腸鏡: ✓ 40歲以上從未檢查
✓ 大便變細超過2週
✓ 莫名貧血+體重減輕
✓ 家族有大腸癌病史
✓ 健檢CEA指數異常

腸道保養3法寶

🛡️醫師抽屜常備這些:

  1. 益生菌:選有菌株編號的複方型
  2. 消化酵素:聚餐後吃幫助分解
  3. 水溶性纖維:洋車前子殼粉超有用

便便日記這樣寫

📝推薦紀錄要點:

  • 排出時間點
  • 形狀分數(用布里斯托分類法)
  • 特殊氣味
  • 殘便感程度
  • 當日飲食內容

養成「便後回眸」習慣,等於每天幫腸道做健康檢查!發現異常持續3天以上,別猶豫快找腸胃科醫師報到~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