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銘事件敲響的銀髮警鐘
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22日晚間被發現在士林住家辭世,享壽85歲。檢警相驗確認死因為「縊息窒息」,家屬透露大師近年飽受慢性病折磨,現場留有遺書。這起事件讓「久病厭世」議題再度浮上檯面,藝術界在震驚之餘,更引發社會對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視。
從大師最後24小時看銀髮危機
根據警方調查報告顯示:
- 當晚朱銘向妻子表示要「上樓運動」
- 9點40分妻子察覺異狀上樓查看
- 現場未發現外力介入跡象
- 遺書內容透露長期病痛煎熬
家屬友人私下透露:「老師這幾年糖尿病惡化,連拿雕刻刀都手抖,去年跌倒骨折後更少出門…」言語中盡是對長輩身心變化的不捨。
老年憂鬱的10大隱形警訊
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提醒,這些症狀超過2週就要注意:
- 整天喊「不想吃藥」卻說不出原因
- 原本愛看的歌仔戲突然沒興趣
- 半夜反覆醒來盯著天花板
- 把「走了比較輕鬆」掛嘴邊
- 拒絕兒孫探視說「看了更煩」
- 反覆抱怨全身酸痛卻檢查無異常
- 開始整理老照片分送子女
- 突然把存款密碼告訴晚輩
- 原本注重打扮變得邋遢
- 對醫生說「不用治了反正沒用」
慢性病患家屬必學3招陪伴術
- 藥袋改造術:把分裝藥盒貼上可愛貼紙,每天放顆小糖果在旁邊
- 疼痛轉移法:準備溫熱毛巾按摩時,邊聊年輕時風光往事
- 醫療陪伴訣:看診前先寫好問題清單,候診時玩數獨轉移焦慮
醫師教你破解長輩心結
榮總心理師團隊建議採用「三明治溝通法」:
- 先認同:「媽我知道化療真的很辛苦」
- 再引導:「上次阿春姨說她做完治療去泡溫泉感覺不錯」
- 給選擇:「我們週末去烏來走走?還是您想去北投?」
重度憂鬱症患者家屬要注意:
- 避免說「看開點」這類否定情緒的話
- 收起尖銳物品但不要太明顯
- 凌晨3-5點是關鍵觀察時段
- 用「我發現你最近食慾不好」代替「你怎麼都不吃飯」
全台銀髮心理資源懶人包
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: | 縣市 | 心理諮商站 | 到宅服務 | 專線電話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台北 | 32處 | 有 | 02-2557 | |
台中 | 25處 | 部分區域 | 04-2223 | |
高雄 | 18處 | 有 | 07-7165 |
各縣市皆有提供免費心理諮商,80歲以上長輩可申請居家訪談
蔡佳芬主任強調:「長輩說不想活,其實是求救訊號。就像小孩跌倒喊好痛,需要的是被理解,而不是急著給解決方案。」建議家屬可從每天15分鐘的「專注傾聽時間」開始,逐步建立信任關係。